找回密码
 点一下
查看: 2061|回复: 0

西方资料籍 西方古国强盛|衰弱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述(约前2500~前612)

    Assyria

    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由于它的主神、首都和宗教圣城称作阿淑尔而得名。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境内农业发达,盛产各种金属,且地当古代西亚各国主要商路之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对其以后发展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具有重要意义。

    古亚述时期(约前2500~前1500)又称阿淑尔城邦时期。阿淑尔城邦的居民最初为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等进入此地,他们逐渐与原有居民融合,形成亚述人。其语言为阿卡德语之亚述方言,文字为楔形文字。当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见乌尔)强盛时,亚述受它统治。公元前2006年获得独立。古亚述最高机构为阿淑尔城邦贵族长老会议。公务人员有一年一任的号里木的名年官(即以其名名其任职之年),管理财政经济,由抽签选出。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配给大家族使用,很少买卖。奴隶较少,社会主要劳动者为承担公社义务的自由民。中介贸易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贵族和商人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而致富。约公元前2000~前1000年,奴隶制大地产逐渐形成。对外侵略加强了伊沙库的地位。约公元前17世纪初,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自称天下之王。他死后,亚述先后沦为古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之藩属。

    中亚述时期(约前1400~前1078)公元前14世纪中叶,亚述王亚述乌巴利特一世(约前1365~前1330)击败米坦尼,建立强大的亚述帝国,史称古亚述帝国。此后亚述统治者采用亚述王的称号,并继续向外扩张,击败喀西特巴比伦,并将米坦尼的领土降为行省。图库尔蒂-尼努尔塔一世(约前1294~约前1208)击败赫梯帝国和巴比伦,占领整个两河流域,并把首都从阿淑尔迁往图库尔蒂-尼努尔塔镇。此后,亚述还有过几个首都,但阿淑尔城仍然是帝国宗教中心,在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中亚述时期,政体已过渡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名年官和长老会议只具形式,专属于国王的官吏已经产生。国家常备军已存在,其来源主要是自由民。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商人高利贷者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除战俘和外地买来的奴隶外,还存在债务奴隶。经过短暂的衰败,至提格拉_帕拉萨一世(约公元前1115~约前1077在位)时亚述国势复兴。公元前11世纪末,在阿拉米人迁徙浪潮打击下,再度衰落。

    新亚述时期(前935~前612)即新亚述帝国。公元前10世纪,亚述进入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为其长期对外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给养。征战初期以掠夺为目的,以极度凶残为特色。自亚述纳西拔二世(前883~前859在位)后,亚述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强烈反抗。与乌拉尔图王国的战争也屡遭失败,许多被征服地区重获独立。自沙尔马内塞尔三世(前858~前824在位)以后,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公元前746年,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夺得王位,实行一系列改革,以巩固中央集权、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和剥削。改革后重新开始大规模扩张。击败乌拉尔图,占领叙利亚,进入全盛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庞大的官僚制度。经过萨尔贡二世、辛那克里布(前704~前681在位)、伊撒哈顿(前680~前669在位)的征服,亚述已变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亚述巴尼拔与埃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其统治末年,发生内战,游牧部落西徐亚人入侵,征服地区纷纷独立,帝国迅速走向灭亡。在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打击下,阿淑尔和尼尼微先后陷落,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灭亡,其地为米底和巴比伦所分。

    亚述文化博采西亚各国(主要是巴比伦)之长,且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尼姆鲁德、尼尼微、豪尔萨巴德等地均发现亚述时期的宏伟的宫殿、神庙和其他建筑。建筑物饰有大量浮雕,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亚述巴尼拔所建尼尼微王家图书馆,藏有大量泥版文书,包括宗教神话、艺术作品、天文、医学等,是研究亚述历史的重要资料。

    阿卡德王国(约前2371~约前2230)

    AkkadKingdom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2371年由萨尔贡一世所建。萨尔贡一世在位期间(约前2371~约前2316),创建常备军,对外进行扩张。在东方征服埃兰的一些城邦,在西方一度征服幼发拉底河中游的马里和叙利亚古国埃布拉,打开通往地中海沿岸的商路。其子玛尼什吐苏继位后对波斯湾沿海国家进行战争,发展了同梅露哈(古代印度)、马干(阿曼沿海地区)及狄尔蒙(巴林及波斯湾西部沿海)的海运贸易。玛尼什吐苏之子纳拉姆辛在位26年,自称为“天下四方之王”。他进行大规模征战:在西方重克埃布拉,在南方波斯湾上重征马干,在东北山区与卢卢卑人交战。其子沙尔卡利沙利被宫廷政变推翻。约前2230年,阿卡德王国被库提人所灭。

    赫梯古王国(前17世纪~前14世纪初)

    HittiteOldKingdom

    小亚细亚地区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始建。约公元前14世纪发展成赫梯帝国。首都先在库萨尔,后迁至哈图沙什。

    公元前2000多年以后,印欧语系的赫梯人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小亚细亚,逐渐与土著居民哈梯人混合。公元前19世纪前后,此地成为亚述的商业殖民地。公元前20~前19世纪,小亚细亚逐渐形成库萨尔、涅萨、哈图沙什等城邦。公元前18世纪,库萨尔王皮哈那及其继承者安尼达向外扩张,征服邻近的城邦,迁都涅萨,结束亚述的殖民活动。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约前1680~前1656在位)获得库萨尔王位,号大王,库萨尔王,始建赫梯古王国。其子哈图西利斯一世统治期间(约前1650~前1620)迁都哈图沙什,征服西里西亚,其疆界达到地中海岸。穆尔西利斯一世(约前1620~前1590在位)继位后,与幼发拉底河中游的喀西特人城邦哈纳结盟,约公元前1595年攻占并毁灭哈尔帕城,接着灭亡巴比伦第一王朝。穆尔西利斯一世死于宫廷阴谋。此后赫梯进入大动荡时代,篡夺王位事件不断发生,至泰利皮努斯(约前1530~前1510在位)即位时,赫梯版图缩小,仅限于安那托利亚中部一带。约公元前14世纪,国势渐盛,发展成赫梯帝国。

    赫梯古王国时期的动物雕塑

    赫梯古王国的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金属冶炼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据文献记载,赫梯人最早发明炼铁技术。赫梯古王国是以哈图沙什为中心的城邦联盟。国王由贵族选举产生,王位继承须经贵族会议承认。国王将征服的土地分配给王子统治,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或被迁往他地,或留在原地成为赫梯的农业奴隶。一般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乌拉尔图王国

    UrartuKingdom

    公元前9世纪中叶至前6世纪初小亚细亚东部的奴隶制国家。得名于亚述对其之称呼,其居民自称比亚伊尼里国。首都吐施帕城(今土耳其凡城)。其语言称凡语,文字为新亚述楔形文字系统的异种。

    公元前13~前11世纪的亚述诸王曾多次侵入乌努亚特里和纳伊里等地由乌拉尔图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掠夺奴隶和财富。公元前11~前10世纪,各部落氏族制度瓦解,形成许多小国,反抗亚述侵略的斗争加速了各小国统一的进程。公元前9世纪,萨尔杜里一世(约前840~前830在位)统一凡湖地区,仿照亚述政体建立中央集权的乌拉尔图王国,国王称“伟大的王、宇宙的王、众王之王”。其子伊什普伊尼(约前830~前810在位)加强国家机构,继续完成统一,收复了宗教圣城穆萨希尔(今土耳其境内大扎布河附近)等地,公元前9世纪末,乌拉尔图进入全盛时期。国王梅努亚(约前810~前781在位)、其子阿尔吉什蒂一世(约前780~前756在位)乘亚述内部纷争、实力衰落之际,侵夺其殖民地,征服塞凡湖、雷扎耶湖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广大地区。公元前743年,亚述王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击败萨尔杜里二世(约前755~前735在位)及其叙利亚盟军,攻占幼发拉底河上游地区,标志着乌拉尔图由盛而衰。公元前714年,萨尔贡二世大败鲁萨斯一世(约前735~前713在位)占领其南部大片领土。乌拉尔图此后无力与亚述再战。末期与亚述结盟,对抗新兴的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世纪初,为米底和西徐亚人所灭,其地并入米底王国。

    埃兰

    Elam

    伊朗高原西南部奴隶制国家。又译依兰。其地约当今伊朗胡齐斯坦省。居民为埃兰人。

    公元前2700年前后,埃兰已进入阶级社会。同两河流域城邦间的战争,促进了埃兰各邦的联合。较重要的城邦有阿万、西马什、安善、苏萨等。公元前23世纪,阿万王朝末代王库提克-因-舒希纳克摆脱阿卡德王朝统治,建立统一的埃兰王国。其后,王权转归西马什王朝。此王朝于公元前2006年攻灭乌尔第三王朝(见乌尔),称霸两河流域。公元前19世纪中叶,西马什王朝为出自安善的厄帕尔提王朝所取代。后者不久又臣服于古巴比伦第一王朝,并在公元前16世纪下半叶为加喜特王朝所灭。公元前13世纪,安善王朝崛起,多次对外扩张,但最后为亚述所灭。公元前12世纪,埃兰进入全盛时期,国王舒特路克_纳洪特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势力,对外大举征伐,击灭加喜特王朝,并把著名的刻有《汉穆拉比法典》的石碑等掠至苏萨。至西勒哈克-因-舒

    希纳克时,埃兰占领两河流域大片地区及扎格罗斯山以东地区,成为古代西亚军事强国之一。公元前12世纪末,埃兰为巴比伦第四王朝所败。公元前8世纪后,埃兰与新巴比伦王国共同抵御亚述侵略,但屡为亚述所败,都城苏萨及主神因-舒希纳克神庙多次被毁,公元前639年,为亚述王亚述巴尼拔所灭,其地先后为亚述、米底和波斯帝国所占。

    据文献记载,埃兰建国之初至公元前第2000多年,埃兰社会的基本劳动者是家庭公社农民。奴隶劳动主要使用于国家和神庙经济中。厄帕尔提王朝时,公社土地仍占其全部土地的绝大部分,土地买卖仅在较小范围内进行。国家管理实行三头政治。后国王的专制统治取代了三头政治。埃兰文化受两河流域影响较大,在伊朗高原和西亚各地的联系中起桥梁作用。

    米底

    Media

    伊朗高原西北部的奴隶制国家。以统治该国的游牧部落米底人而得名。首都厄克巴丹。公元前9~前8世纪,米底处在由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的阶段。希罗多德认为该国的创立者是迪奥赛斯(前728~前675)。但现代学者认为该国创立者是迪奥赛斯之子弗拉欧尔特斯。至国王基亚克萨雷斯时,米底与新巴比伦王国结盟,击灭亚述,又占领乌拉尔图等国,成为古代西亚强国之一。米底有“国王的奴隶”,用于农牧场。被征服部落处于依附地位,担负苦役,遭受剥削。米底人是全权自由民,也是战士,但也产生分化,破产者地位近于奴隶。国内各部落之间,部落贵族与王权之间,矛盾极为尖锐。前550年,波斯首领居鲁士二世联合米底部分反叛贵族,击败米底王阿斯提阿格斯,米底国灭。

    新巴比伦王国(前626~前539)

    Neo-BabylonianEmpire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制国家。系由居住在两河流域南部的迦勒底人首领那波帕拉萨所建。

    公元前630年,那波帕拉萨趁新亚述(见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尼亚的控制。公元前626年自立为巴比伦王。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612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为争夺亚述的遗产,新巴比伦王国同埃及赛斯王朝发生冲突。其军队多次远征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以遏制埃及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并强迫当地诸小国称臣纳贡。公元前586年灭犹太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将犹太的国王、王公贵族及普通民众俘至巴比伦尼亚,此即所谓巴比伦之囚。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王国处于极盛阶段。奴隶制经济有较大发展,奴隶广泛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神庙经济中大量使用奴隶,神庙奴隶(喜尔库)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神庙拥有大量地产,并经营商业和手工业。大奴隶主阶级分为军事贵族和商人僧侣两大集团。僧侣集团势力强大,首都巴比伦城的马尔杜克神庙僧侣在诸城神庙中居领导地位,是新巴比伦王国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的空中花园,后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末代王那波尼德同马尔杜克神庙僧侣发生激烈冲突,试图另立新神取代马尔杜克神,但以失败告终。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二世攻入巴比伦尼亚,神庙僧侣迎居鲁士入巴比伦城,那波尼德兵败被俘,新巴比伦王国遂亡。

    ?哒

    Hephtalites;Yada

    中亚古国。?哒人是古代中亚游牧部族。?哒人曾自号匈奴,故也称为匈奴或白匈奴。

    ?哒人起源于蒙古草原,公元4世纪70年代初跨阿尔泰山向西南迁徙,占领索格狄亚那。5世纪20年代中,跨过阿姆河侵入萨珊波斯,但被巴赫拉姆五世(420~438在位)击退;遂转向吐火罗斯坦(葱岭以西,阿姆河以南一带),于30年代末征服盘踞该处的寄多罗贵霜,随即西向同波斯冲突;453年大败萨珊王雅兹底格德二世(438~457在位),484年又杀死菲鲁兹(457~484在位),一度占领大部分呼罗珊地区,极大地消耗了波斯的国力,终于迫使波斯纳贡称臣。6世纪初,?哒北上同高车争夺准噶尔盆地及其以西地区,并控制高昌,遏制柔然势力的西进。与此同时,?哒又东进控制塔里木盆地西部,南道直至于阗,北道直至焉耆。经过西域南北道,?哒频繁地开展同中国北魏、西魏、北周乃至梁朝的交往。另外,5世纪中,?哒乘击败雅兹底格德二世之机,南下侵入笈多印度,但被塞建陀笈多击退。70年代末,?哒人最终灭亡犍陀罗地区的寄多罗贵霜残余势力,立特勤为王,并以此为基地,于6世纪初再次大举入侵印度,一度推进至摩揭陀,但旋被马尔瓦的耶输陀曼等击退。约

    558~567年间,萨珊波斯和当时北亚新兴的游牧部族突厥联盟,夹击?哒,遂亡,领土被瓜分,部众散居于北亚、中亚及南亚各地,后渐与各地民族融合。因处于联结中国、印度、南俄商道之中心,商业极为繁荣。

    焉耆

    古代西域国名,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又称乌夷、夷、乌耆等。古代居民属印欧种,9世纪以后,焉耆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清代在此安置蒙古土尔扈特部,又有大批陕、甘、青回族迁徙到此。焉耆国位于天山中部的焉耆盆地(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盛时领地包括今焉耆、库尔勒、博湖、和硕、和静、尉犁等县市。都员渠城,又称河南城(今博格达泌古城,一说今焉耆县城)。

    西汉时,隶属于匈奴。神爵二年(前60),汉始置西域都护,驻焉耆西南乌垒城,监护北道诸国。东汉初,焉耆受治于莎车王贤。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归属匈奴。和帝永元三年(91),班超迫降龟兹,汉重设都护,唯有焉耆、尉黎、危须三国不肯降。汉安帝永初元年(106),焉耆王元孟归降匈奴。汉顺帝永建二年(127),汉军攻入焉耆,元孟遣子入献。东汉时,焉耆势力增强。三国时,成为北道大国。晋穆帝永和元年(345),焉耆败于前凉而降。北魏太武帝太延年间,数次遣使朝贡,魏使董琬也曾至其国。太平真君九年(448),焉耆被魏军击败。魏在此设镇。焉耆经魏军的攻掠,国势大衰,不久即受治于柔然、高车(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部和西北部游牧民族)。5世纪末、6世纪初,又被?哒(中亚游牧民族)破灭,其后,焉耆龙姓王族重新执政。

    入隋,势力极衰,附属于西突厥。隋文帝开皇年间,焉耆又归附铁勒。隋炀帝大业年间,同时隶属于隋和西突厥。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国王龙突骑支遣使入唐。后因与唐对敌被俘至长安。唐高宗初年,唐遣龙突骑支归国为王。显庆三年(658),焉耆成为唐安西都护府下属四镇之一。上元年间设焉耆都督府。调露元年(679),唐以碎叶代焉耆备四镇。焉耆地位下降,国小人寡。因十姓可汗徙居碎叶,遂以焉耆代碎叶备四镇,唐在此屯田。安史之乱后,吐蕃进攻西域。贞元六年(790)前后,焉耆为吐蕃攻占。但不久回鹘败吐蕃,焉耆归属漠北回鹘汗国,国王与回鹘族官吏共同执政。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回鹘入据焉耆。一大批焉耆人由龙姓率领,成为甘州、沙州一带的部族之一,号龙家。焉耆的龙姓王朝终结,此后,这里成为西州回鹘国的组成部分,为回鹘五城之一,一般称作唆里迷。直到蒙古兴起后,它仍是畏兀儿国(即西州回鹘)下属的领地。13世纪末,畏兀儿王国被灭,焉耆也结束了独立或半独立的时代。后经察合台后王和准噶尔等部的统治,最终归入清版图。焉耆依山临水,农牧渔业兼营,丝路贸易也很兴盛。焉耆佛教在龟兹影响下以小乘信徒居多。境内有锡克沁遗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一下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移动端|小黑屋|地精研究院

GMT+8, 2024-5-7 12:57 , Processed in 0.0929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