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一下
查看: 317|回复: 2

悲哀的终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3 0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发在这里的《英雄交响曲》系列的扫尾文章,在恺撒同志的鼓励下发上来吧,虽然和古典音乐几乎关系不大了。
  看看这个扫尾文章能挨多少砖头,能提出意见与建议我将感激不尽。
《英雄交响曲》一共四个乐章,没有第五乐章。所以这个“悲哀的终曲”是单独针对拿破仑而言的。  
  1804年对于拿破仑和贝多芬来说都是辉煌的一年,拿破仑在这一年成为了皇帝,而贝多芬在这一年创作了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英雄交响曲》,但正因为如此,两人分道扬镳。  
  拿破仑在称帝后事业达到了顶峰,拿破仑从1804年称帝一直到1814年被迫退位这段历史比我清楚的必定大有人在,因而我只简单说一下,如果还有人对这段历史不了解不熟悉的那就要去看看和拿破仑相关的生平文章或者《拿破仑大传》等相关传记文章了。  
  在拿破仑于1799年成为第一执政的时候,法国大革命事实上已经就结束了,因为一个国家再次长时间落入一个人手中独裁。且拿破仑原先并不承认法国是他的祖国,如今拿破仑成为了法兰西的英雄。在拿破仑称帝后仅一年,又加冕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这和后来英国国王自称印度皇帝有几分相象。在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颁布了划时代的《拿破仑法典》,为现代民主国家法律铺垫了新的道路。  
  1805年8月英俄奥三国再次组成反法联盟,为第三次反法联盟。拿破仑率军向东占领慕尼黑,十月份在和奥地利进行了奥尔姆战役后击败反法联盟,不久,拿破仑又打赢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第三次反法联盟解体,奥地利还丧失了自己其实名存实亡的“神圣罗马帝国”称号——神圣罗马帝国历史实在是太悠久了,经历了欧洲一系列重大变革,事实上神圣罗马帝国的消亡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但是1805年,法国军队却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惨败。这次海战中,英军在当时的卓越英雄纳尔逊上将等人的指挥下击败了法国舰队,纳尔逊上将的坐舰是在纳尔逊出生那一年那一天被批准建造的胜利号战列舰。纳尔逊本人在炮火中负伤死去,但是英军却获得了胜利。纳尔逊成为了整个英国的英雄,英国为他建造了雕像。而纳尔逊的坐舰胜利号则被保留至今。  
  虽然如此,但这对于拿破仑来说只是一个小挫折。第二年英俄普(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联盟。但是不敌法国军队,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战役中,普鲁士全军覆没。十月,柏林被占领。1807年六月,在波兰的俄国军队也被击败,拿破仑和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了和平条约。此时的拿破仑的欧洲霸主地位基本上已经确立。此时,可以罗列出拿破仑的一大堆头衔——法兰西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而当神圣罗马帝国消亡之后,拿破仑又在德国境内联合各诸侯成立“莱茵同盟”,拿破仑当然成为这些国家的守护者,也就是这些国家的头。此时拿破仑还掌管着瑞士联邦。而拿破仑的兄弟约瑟夫被封到那不勒斯,路易被封到荷兰,热罗姆被封到威斯特法利亚。现在,备受欧洲专制国家反感的拿破仑正在一步步吞并欧洲。或许他真的不希望一个“欧洲的法国”,而是一个“法国的欧洲”。  
  拿破仑颁布的《柏林赦令》是针对死对头英国的,拿破仑封锁了英国和欧洲大陆的贸易。1807年末西班牙发生内乱,拿破仑趁火打劫,进攻西班牙后又让长兄约瑟夫.波拿巴当西班牙国王,缪拉为那不勒斯国王。此举使得西班牙国内外对此强烈反对,第二年英国插手,将法国军队赶出伊比利亚半岛。到了1809年,不甘败于拿破仑的奥地利与普鲁士等国组成第五次反法联盟,拿破仑撤出西班牙,率军队东征,打败奥地利,奥地利被迫签订维也纳和约,割地求饶。同年,拿破仑攻打罗马,教皇被软禁,教皇到了1814年才重获自由。这年底,约瑟芬的皇后地位被废除。当拿破仑不断骚扰维也纳的时候,贝多芬由于耳朵上的疾病,不得不在炮声下塞住了耳朵。贝多芬曾经气愤的说:“如果我会打仗,我一定会击败他。”至于他是谁,大家都清楚。  
  1810年3月,拿破仑和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斯联姻,奥地利的确还是个有政治影响力的国家,拿破仑知道和这个国家的关系搞的太恶了不好。所以,两个国家联姻,同时也结为同盟。
 楼主| 发表于 2006-9-3 00: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811年,由于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再和拿破仑抗英,之间关系开始恶化。后来拿破仑摔着五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  
  ——英雄末路,一代军事家悲哀的终曲的前奏已经拉响了。至于对于拿破仑而言的悲哀的终曲,用什么曲调,可以用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第二乐章,可以用柴可夫斯基《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给巴金送葬的曲子),当然更推荐用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  
  《一八一二序曲》正是以拿破仑带军入侵俄罗斯之后遭遇惨败的故事为背景写的。当然关于描述拿破仑时代的乐曲,《两个掷弹兵》以及贝多芬的《战争交响曲》也都是经典名作。  
  《一八一二序曲》中,《马赛曲》与俄罗斯民歌此起彼伏,法国进攻俄罗斯的气势愈加凶猛,而俄罗斯军队则顽强的反抗。在最后,俄罗斯军队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在《上帝保佑沙皇》与炮声和教堂的钟声中,整个乐曲结束。这部乐曲成为现在古典音乐中的“枪炮党”(此名称是个人定的,泛指那些喜欢战争效果的音乐作品的音乐迷)最喜爱的作品之一。  
  1812年6月21日,拿破仑兵分三路进入俄罗斯,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以及寒冷的天气,拿破仑败到在俄罗斯这位“二月将军”的脚下。关于拿破仑在俄罗斯遭遇的惨败,在《东欧风云》中《被瓜分的波兰》一文说过,当拿破仑在克里姆林宫中透过窗户满眼怒火望着熊熊燃烧的城市,自知自己中了俄罗斯人的圈套。失败也将降临在法国军队头上。这次对俄罗斯的远征以失败告终,五十万大军在俄罗斯难以经受严寒,以及莫斯科被烧毁,粮草难以供应,法国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了一万人和拿破仑于12月18日灰溜溜地回到了巴黎。有说法是,拿破仑军队军服的扣子是用锡做的,在寒冷的天气下发生物理变化碎成了粉末,所以使得拿破仑的军队难以忍受如此的严寒。但根本原因谁又能说得清楚。  
  在俄罗斯所遭遇的是拿破仑最大的噩梦。拿破仑从此一蹶不振,败在了英国人和俄国人的手下。和希某人一样,两位独裁者都因为英国和俄国而走向最终灭亡——英国和俄罗斯是欧洲平衡的两个重要保障。英国身处海洋,且拥有强大的海军,让两位独裁者无可奈何,而俄罗斯天气寒冷,且俄罗斯本身就不断吞并别国领土,势力庞大,更难以对付。  
  正当拿破仑走向末路,逐渐衰败之际,两位伟大的小丑对他的叛变也是值得一提的。出生于1754年的塔列朗在拿破仑成为独裁者之后成为法国的外交部长,此人是个跛子,生在手持文明棍的欧洲国家中,“文明棍”(拐杖)变成了他的第二条实用的腿。他曾经学习过神学,当过主教。督政府的倒台也有塔列朗的赞助。拿破仑独裁后塔列朗当上的外交部长实际是他的官复原职,督政府成立之后塔列朗就是外交部长。这时的塔列朗对拿破仑是阿谀奉承,但是,这期间塔列朗却在向拿破仑的敌国秘密传送情报,出卖法国利益。拿破仑得知后指责了塔列朗,塔列朗却没有丢掉性命,还与波旁王朝的王室有联系。此人不愧为一个政治强人,身为奴才,在这段时期中,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拿破仑时期还是后来的复辟时期,塔列朗本人几乎毫发未损,但是名声却极坏。  
  出生于1763年的警务部长富歇和塔列朗有所勾结,曾秘密联络沙皇。作为一个表面上道貌岸然,生活简朴的警察头子,内心却并不纯。此人在背地中还在秘密和英国人准备结盟,同样被拿破仑斥为叛徒。但是富歇一直没有做一些明目张胆的背叛拿破仑的事情,一直到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富歇作为一个投机分子投靠了波旁王朝。  
  从1813年开始,英俄普奥四国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十月法国军队在莱比锡战役中战败。1814年,联军开始进军法国,3月31日,法军元帅马尔蒙当了拿破仑的大叛徒,出卖了拿破仑,开了门让联军进了巴黎。在攻陷巴黎的过程中,联军受到了塔列朗的帮助。而在四月,塔列朗主持了法国的临时政府,强烈要求拿破仑一世退位,让路易十六的弟弟,把路易.查尔斯推上绝路的路易十八重新成为法国国王。4月13日在枫丹白露宫,拿破仑被迫在退位书上签字。路易十八成为法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5月30日,《巴黎和约》签订。1814年到1815年又代表法国参加了维护欧洲旧封建统治秩序的维也纳会议,塔列朗在反法联盟的国家中挑拨离间,提出“正统主义原则”,利用自己的政治才干让法国免于被瓜分,同时还遏制了俄罗斯和普鲁士的扩张。这次会议却让灾难落到了波兰的头上。这个在以前说过。在《维也纳会议》中,与会各国以神圣的基督教名义签署了《神圣同盟》,欧洲重新回到了法国大革命前的大黑暗。恢复欧洲封建统治的维也纳体系的时代降临在了欧洲头上,虽然此时欧洲的工业科技飞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但是封建力量依然强大。一些国家,比如波兰,此时处于可怕的压迫状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3 0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1814年5月4日,拿破仑被流放到了厄尔巴岛,虽然保留皇帝称号,但是不过是个土皇帝,领土只有厄尔巴岛的弹丸之地,事实上就是囚禁。而又有传言说拿破仑将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拿破仑不甘在小小的厄尔巴岛去搞一些建设,于是在1815年秘密离开厄尔巴岛回到法国,不久受到法国群众的热烈欢迎。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的杜伊勒里宫,重新成为法兰西帝国的皇帝,路易十八逃之夭夭。但这不过是一个回光返照。欧洲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拿破仑于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惨败,在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败给了英国的指挥官威灵顿,全军覆没,不得不在7月15日投降,一切又重复了1814年的情景,拿破仑的王朝仅仅维持了一百天左右。这次,拿破仑于十月被流放到了圣赫勒那岛,皇帝的头衔也不被人所承认,而且备受监视,也不像在厄尔巴岛上一样有宫殿住,在圣赫勒那岛上,拿破仑的住宅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可能是不错的住房,但对于皇帝来说是地地道道的监狱。在岛上,拿破仑经常抱怨自己是皇帝,不是囚犯,但是监视他的英国士兵们根本不听他的。  
  据说拿破仑在去世之前比较反常,常常在睡觉中喃喃自语地下达军令,或者眼前浮现出过去的场景。1821年5月5日下午5点49分,英雄的悲歌结束了,年仅五十二岁的拿破仑在下达了他人生中最后一道命令——“法国军队——冲锋”之后,孤独的离开了人世。拿破仑死后进行了解剖,英国医生认为他死于胃溃烂。四天后拿破仑被以军礼安葬在圣赫勒那岛。英雄的死让维护欧洲封建旧秩序的小丑们额手称庆,奔走相告。  
  在后来,又有人提出拿破仑是给英国人毒死的。或许他真的难逃英国人的魔掌。  
  拿破仑原来的妻子约瑟芬据说是没有生育能力,拿破仑的儿子1811年由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斯为他生的,生下来之后就成为了罗马王。但是,这个儿子是个和彼得二世,路易十七一样性质的人,在拿破仑倒台之后又被拿破仑的拥护者称为拿破仑二世。这位大多数人不承认的“拿破仑二世”比先前两个夭折的小还要幸运,活到成年了——苟延残喘到了二十一岁去世了。或许是历史的嘲弄,现在有人把彼得三世当成彼得二世,把拿破仑三世当成拿破仑二世。倒是没见着有强人将路易十八当成路易十七的。  
  贝多芬在拿破仑节节败退的时候创作了《战争交响曲》,和《一八一二序曲》一样,使用了大炮作为乐器,还使用了枪支,在中间的一段中,枪炮之间交错的响声还原了英法交战时的场景,在后面又用英国国歌的曲调象征着英军的胜利。但这部作品贝多芬本人却并不满意,在后来很少有人知道这部作品。不过此作品也成了“枪炮党”的宠儿。贝多芬虽然反对拿破仑,支持反法联盟,但一直没有放弃民主共和的思想。他一生钟爱《英雄交响曲》,有说法是,拿破仑虽然称帝,但贝多芬在某些地方还是很尊敬拿破仑的。  
  贝多芬在1808年到1809年创作了《第五号钢琴协奏曲》,其代表性使其成为钢琴协奏曲之王,并被后人冠以《皇帝协奏曲》之称。1804年到1824年间创作了六部交响曲,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是《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七号交响曲》,《第九号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众人皆知,我就不用罗嗦。《第七号交响曲》则是贝多芬的“舞蹈的颂赞”,描写了人民在胜利后的欢乐和狂欢。1824年创作的《第九号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一个乐章《欢乐颂》,成为了贝多芬创作的颠峰,也是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这个时候贝多芬耳朵已经完全聋了,无法听到他最终欢乐的交响。此时,贝多芬健康急剧恶化,又因为在1814年抚养了自己的侄子卡尔,被这个不争气的甚至想自杀的侄子弄得焦头烂额。三年后的3月26日,据说在维也纳的空风暴雨中,年仅五十七岁的贝多芬去世了。去世前几天他对着医生们说:“演出结束了。”关于贝多芬的死因,过去的说法是梅毒,现在的说法是死于铅中毒,极有可能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于大自然环境的破坏所导致。如果真是这样,或许这是大自然在用海啸龙卷风报复人来之前的一个前兆。他去世后,在3月29日,两万维也纳市民在雅瑟尔教堂为他送葬,警察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音乐大师成为了乐坛上永恒璀璨的恒星。  
  这之后的欧洲处于极度黑暗的状态,封建旧秩序以及维也纳体系的时代,让人民的生活难以想象。1820年,富歇去世。1830年七月起义后,塔列朗成为法国驻英国大使。1838年五月,八十四岁的塔列朗去世。作为两位政治投机家,不愧为较高智商生物,只不过在保全自己生命的同时没能保全自己的声誉。按照雨果的描述,塔列朗去世之后为了给他防腐,他的内脏及大脑被取出。而一个仆人见到这个思考过无数问题的大脑,将其扔进了附近的一条阴沟进行了处理。雨果在他的文章的结尾用拉丁文写到:“结局发人深思”。十年后,欧洲封建旧秩序以及维也纳会议的神圣同盟,将被渴望民主自由的善良的人民扔进历史的阴沟之中。  
  顺便说一下,我将对文章进行一些改动,因为我觉得我过于赞美拿破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一下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移动端|小黑屋|地精研究院

GMT+8, 2024-9-28 09:15 , Processed in 0.1264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