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一下
查看: 2360|回复: 0

东方资料籍 中国古代著名女子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 12: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桀妃妹喜

    历史上第一起对待美女的冤假错案大概是妹喜吧。妹喜,夏王朝第十九任帝姒履癸先生的妻子。姒履癸就是那位著名的暴君夏桀,从这里我们就能知道,妹喜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平。伴君如伴虎,何况是一个仅供欣赏的美女,不知道哪天皇帝老儿审美疲劳了,玉颈也就跟着喀嚓一声断了。更糟糕的是妹喜的身份是战俘,喀嚓一声的可能性极大,这注定妹喜不仅日子过得不太平,还得比常人多一份委曲求全的忍耐。就这样一位可怜的美女,还翘油巡涣吮蝗映隼吹姹车拿?恕5谝桓鲆蛭?览龆??鸬脑┘俅戆妇褪钦庋?木???br />
    商纣妃妲己

    而最让人愤愤不平的冤假错案,大概就是妲己吧。至少,现在没人说妹喜误国了,可妲己,仍在挨骂。妲己的身世和妹喜差不多,也属于战俘,而她老公帝辛,也就是商纣,他的“光辉成就”和姒履癸先生更是异曲同工,至于妲己干了些什么,其实说白了是进宫之后让几个妃子失了宠,而那几个妃子的娘家又是势力颇为壮观的氏族部落,娘家人看着不顺眼,再加上帝辛又实在不像话,所以大家联合起来把他给灭了。

    这样看来,妲己也该和妹喜一样,平反昭雪了吧。据前文曾介绍过的包打听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的记载,孔子的正宗后裔,因血统而成为名人的孔融曾说,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周公?那可是圣贤的徒孙们顶礼膜拜的偶像啊,偶像的女人也敢骂?真不明白他们哪来的胆子,难道女人真的如衣服?

    原来这都是许仲琳先生在作怪,他老人家的辉煌巨著《封神榜》,被古人们当成神话武侠,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现在的金庸、古龙。说书的、耍杂的、唱曲的,总少不了把《封神榜》当蓝本,就像现在把金古二位的小说全部拍成电视剧,还一遍遍地比着拍,看谁拍得最好。

    这样一来,妲己算是没法平反了,因为书里把她写得太坏了。不过就是把她写得很不是东西,也还可以看出她的确是个垫背的。

    首先垫的就是女娲女士的背。那场天上人间打得一塌糊涂的仗,其始作俑者就是女娲。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帝辛先生有次去拜访女娲小姐,被女娲小姐的美色给倾倒了,于是离开时发了条“短信”给女娲,“你是天上的凤凰飞呀飞,我是地下的豺狼追啊追”,女娲小姐接到短信气得脸色通红,跳脚大骂帝辛混账,“天上的凤凰飞呀飞”?这不是讽刺我没脚不会走路吗。女娲是人头蛇身,如果轻功不错的话,有可能会飞,但绝没可能会走。于是,女娲小姐开始琢磨怎么整整帝辛了,她是神仙,可以召唤妖怪,就像魔兽争霸里精灵族可以召唤魔兽一样。你不是喜欢美女吗,我就找个妖精变成美女,让你把江山都玩完。咬牙切齿的女娲找来了修炼千年的狐狸精,让它附在妲己的身上。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妲己什么坏事也没干,完全是鬼怪作祟,可这骂名,却落在妲己的头上了。尽管如此,狐狸精妲己也没想着干坏事啊,是女娲要她干的,女娲是神仙,狐狸精必须服从召唤,这是游戏规则,没法更改。

    狐狸精妲己对神仙姐姐如此地信任自己,把这样重大的政治任务交给自己感激涕零,怎能不办得那么尽心尽职,硬是绞尽脑汁,使用一切手段逼得各路诸侯反了殷纣,给姬昌制造了造反的充分理由,圆满地完成了女娲领导交代的任务。任务完成了,女娲的心愿满足了,可是和女娲平级的各路神仙却是怨气冲天。一场厮杀,不仅人间打得热闹,天上更是精彩,什么禅教、截教,都借此机会想扩充势力,争抢地盘。最后截教虽然一败涂地,禅教也是元气大伤,这个损失找谁负责?其实神仙们心知肚明,就是不好说破,大家都是神仙嘛,怎么好互相指责。话不好明说,问题却要解决,损失也得有人认账。怎么办,天上的神仙们很聪明地扣押了妲己,都是她教唆殷纣得罪天下人,才引来的厮杀嘛。女娲呢,正好顺水推舟,把个披肝沥胆为自己办事的妲己扔了出去。当姜子牙的剑砍下了妲己美丽的头颅时,神仙们也和和睦睦一家亲了。妲己为了完成女娲交付的伟大任务,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场血流成河的战争,追根溯源,全是因为女娲公报私仇导致的。她对帝辛不爽,可以让他生一场病完蛋嘛,何必制造这么惨烈的厮杀,造成那么多无辜的牺牲。这的确是女娲背上的一块疤,她能补天却补不了自己背上的那块疤,为了保持完美形象,只能拿妲己垫背了。

    妲己垫背,垫得比妹喜还不明不白,她是有目的地干坏事,但这坏事不是她想干的啊。没人敢说女娲,她是人类的始祖,圣崽们顶礼膜拜的神仙,为“神仙”讳,妲己只能垫背到底了。

    记得那场打了十年的特洛伊之战,好像也是惊动了各路神仙的,那位王子拐走海伦,就是受了某位女神的蛊惑,而三女神之间,还为战争的胜负打过赌。只是,战争结束之后,当人们看到那个引发战争的海伦,说的话却是,为这样美丽的女人,再打十年也值得。哎,还是海伦幸运,用不着给战争的制造者们垫背。

    妹喜和妲己,一个是第一起因为美丽造成冤假错案,一个是因为身不由已成为垫背的。而历史上最轰动的冤假错案,当属冲冠一怒为红颜,不仅女人被冤枉,男人也跟着受了委屈。

    公元前十八世纪的某天,姒履癸先生发动大军,攻击有施部落。有施部落显然抵挡不住夏政府的军队,在灭亡和屈膝之间,施部落酋长选择了屈膝,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包括酋长的妹妹,她的名字只一个“喜”字,因为是酋长的妹妹,当时的人叫她妹喜。至于姓什么,当时部落的人不敢随便称呼酋长的尊姓,所以酋长的姓只好失传。

    妹喜被献给姒履癸先生不久,就把花团锦簇中的姒履癸给迷得晕晕乎乎,常常把她抱到双膝上,日夜不停地陪她饮酒。这是书上说的,真实情况其实不难想象,妹喜在姒履癸先生的魔爪下,不乖乖服从还能怎么着。至于是妹喜主动去迷姒履癸还是姒履癸强烈要求被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可就是这样,有位叫关逢龙的老兄非要认定是妹喜在迷姒履癸不可,慷慨陈词说妹喜没安好心,想让姒履癸先生荒废事业,丧失人心。姒履癸愿意荒废,主动丧失,关妹喜什么事了。倒霉的妹喜,强颜欢笑忍辱偷生,却还要遭人非议。

    可能是妹喜对姒履癸先生总是爱理不理的吧,姒履癸以为妹喜的听觉有问题,于是经常制造点噪音刺激妹喜。当时没什么先进的音响设备,唯一可用的大概就是绸缎。撕绸缎的声音又脆又响又刺耳,妹喜经常被突然出现的噪音给吓着,一副受惊吓的样子让姒履癸先生觉得很受用,于是他把国库里的绸缎全搬出来,叫宫女撕给她听。

    《红楼梦》上晴雯小姐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可能是从妹喜女士身上得到灵感。不过撕扇子撕得起,撕绸缎却非同小可。当时的人大多还在穿兽皮啊。这种荒唐行为,大臣们不对姒履癸先生提意见,却纷纷指责妹喜不应该。也不知道妹喜不应该什么,是不应该对姒履癸先生爱理不理还是不应该对撕绸缎的声音表示惊恐。大概妹喜也不想惊恐吧,可是那声音实在可怕,仿佛魔鬼的召唤。不理睬吧,担心玉颈要被喀嚓,理睬吧,大臣们又说都是祸国殃民。哎,都是绸缎惹的祸。

    倒是姒履癸先生颇为顽固,对反对意见一概不听,而且创造发明了“炮烙”,就是铁板活人,来封别人的嘴。以前一直以为这是帝辛先生的成就,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姒履癸先生的创举。

    只是姒履癸先生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干脆造了一座大水池,里面装满美酒,然后邀请妹喜去划船。自作多情加自以为是的姒履癸先生以为妹喜一定会被这超级前卫的创意所震撼。可惜,妹喜没震撼着,倒让全国人民震怒了。

    姒履癸先生的老祖宗姒文命先生在世时,就曾说过,“后世帝王,一定有人因喝了太多美酒,喝亡了国的。”他老人家果然真知灼见,第一个应验这句话的就是他的后裔。

    商部落(河南省商丘县)酋长子天乙先生,也就是那位不敢找姒履癸的茬,却对无辜的妹喜发泄怨气的关逢龙先生的哥们儿,和另一位对姒履癸不满的伊尹先生,联合起来造了姒履癸的反。

    对于姒履癸先生的咎由自取,史书上却把他当做被美色迷惑导致亡国的反面典型。好像姒履癸先生是个没头脑的弱智儿童,所有的坏事都是妹喜幕后指使似的。丝弦《炮烙梅伯》唱词就是这样写的,“桀王失政朝刚乱,只因昏庸把色贪。宠信谗妃妹喜女,夏朝江山化灰烟”。

    暴君的做法一般是不检讨自己,只怨别人,可写书的人不是暴君啊,怎么也是这样?仔细想想,恍然大悟,写史书的好像全是男人啊,司马迁、斑固,连记载起居注的都是男人。嘿嘿,看来古时的男人都擅长找女人垫背。

    天乙和伊尹的联合兵团不仅活捉了姒履癸,也活捉了妹喜。然后,把他们夫妇二人,装上囚车,扔到荒凉的巢湖,不久,两个人都凄凄凉凉地死了。至于怎么死的,喜欢读史书的人不用想都明白。

    姒履癸先生是罪有应得,可妹喜呢?整个一垫背的。

    绝代红颜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一直被认为是大汉奸。这个汉奸和日本侵华时的汉奸有点不一样,吴三桂只能算是汉族的奸佞,还够不上是中华民族的败类。

    著名的大顺朝闯王李自成先生,把大明朝一脚踹死,逼得崇祯在煤山上吊。

    至于女主角,不用介绍了,就是美得世间罕见,先倾了大明朝,后倾了大顺朝的超级倾城倾国陈圆圆小姐。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大顺朝的闯王李自成先生,一路凯歌地打到了北京,而此时正在作为大明朝边防司令的吴三桂,手里正掌握着跟清朝打了多年仗,能征贯战的十万宁远铁骑,因为正忙着和大清朝的太祖皇帝皇太极先生玩命,没顾得上给跟李闯王过招。不过闯王阁下对吴三桂倒有几分忌惮,毕竟,自己的草台班子跟正规军打,不会轻松。于是,闯王向老吴伸出和平树杈,作书招降。不说是和平橄榄枝,一来是因为树枝太纤细,有辱闯王威名,二来嘛,是因为树杈可以用来当兵器,而李闯王手里也确实有颗人肉炸弹足以威胁吴三桂,那就是陈圆圆小姐。

    对大清三番五次,又是拿亲舅舅亲哥哥做人质威逼又是拿王爷侯爷当诱饵利诱,甚至皇太极亲自写信招降都不搭理的吴三桂,竟然对李闯王递过来的和平树杈欣然接受,的确让当时的人感到惊讶,尤其是皇太极先生。于是马上派人深入调查,才发现原来是本故事的女主角,吴三桂先生的爱妾陈圆圆小姐,在北京正被李闯王当人质扣押着。皇太极只能哀叹,看来不管是亲舅舅还是亲哥哥,都不如亲亲宝贝。

    吴三桂先生的亲亲宝贝陈圆圆小姐,命运不济,曾经流落在烟花之地,被皮条客隆重推荐给崇祯帝朱由检先生,不巧的是那阵子朱先生正被关外的皇太极,和关内李闯王给搞得心中不爽,对陈小姐没“性”趣。崇祯虽然把陈小姐凉在一边,可有人对陈小姐正热血沸腾。不用说了,这人就是吴三桂。吴三桂先生早就听说陈小姐的“美”名,只是一直忙于打仗,没机会亲自拜访。好在吴三桂终于打了一次胜仗,崇祯高兴得不得了,问吴三桂要什么样的赏赐。吴三桂连想都没想,就叫出了陈圆圆小姐的芳名。崇祯心想,不错,他只要个女人,看来他胸无大志,用不着像对付袁崇焕那样准备几个莫须有的罪名随时往他头上套。

    吴三桂把陈圆圆带回家,仔细欣赏一番,连连惊呼神仙姐姐。从此,像段誉一样把其他妹妹全扔脑后了,一心只陪伴神仙姐姐。

    只可惜,没过多久,皇太极就让崇祯跳脚了,崇祯急令吴三桂亲征宁远。打仗是件很危险的事,吴三桂只好把陈圆圆留在北京的府邸,吻别之后,陈圆圆开始独守空闺。

    现在李闯王拿陈圆圆当人质,吴三桂哪敢不降。只是,吴三桂归降李闯王这事,大大地刺激了皇太极。从此,皇太极先生潜心研究“宝贝学”,终于在洪承畴身上得到实践,他派他的小老婆博尔济吉特氏大玉儿,也就是正在热播的《孝庄秘史》里的孝庄文皇后亲自招降洪承畴。一顶绿帽换来一员良将,这买卖对皇太极来说不算亏本,反正他的女人多得是。

    吴三桂决定和李闯王和平解决崇祯帝遗留下来的权利分配问题,决定“率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尔民不必惊恐”,一派欣然的样子,看上去似乎大局已定,再没什么变数了。

    哪知道就在吴三桂走到河北玉田县快到北京的时候,却突然听说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心腹刘宗敏抢去做了小妾,还有人说,陈圆圆小姐被李闯王亲自召见了。不过,不管是落在刘宗敏手里还是落在李闯王手里,对吴三桂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吴先生连亲舅舅亲哥哥都不顾,投降李闯王,不就是担心陈小姐的安危吗?现在闯王居然把陈小姐给霸占,这口气吴三桂怎么忍得下。正好似昔年屠户张飞张翼德先生所言:“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想来但只要是个男儿家,任谁也不能罢休的。吴三桂自然也忍不下这口气,高喊一声“圆圆,永别了!我会为你报仇的”。(“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折断了李闯王那根和平树杈,夺回了本来已经让给了李闯王的山海关。“冲冠一怒为红颜”一个陈圆圆,让大顺朝的李闯王丢了山海关,这还只是复仇行动的开始。

    其实呢,这个时候的李闯王如果能把陈圆圆还与吴三桂,,虽然吴三桂未必就会忍下这口恶气,但是总还有个商量的余地。也不知道到底是陈圆圆实在迷人,还是李闯王见色忘义,不仅不归还陈圆圆,还主动要求和吴三桂打一架,看看到底谁有资格占有陈小姐。

    吴梅村先生说吴三桂先生“冲冠一怒为红颜”,置汉族利益于不顾,不知道这句诗是不是也适合于李闯王。

    至于陈圆圆小姐本人呢,没有去管她到底爱谁或者谁也不爱。在他们眼里,陈小姐不过是个女人,一个像花瓶一样的美丽女人,被几个男人轮番占有着。花瓶还需要经常擦拭,而对于陈小姐,没人去尊重她的意志。

    李闯王率领大军亲自前来“讨伐不义”,二十余万大顺部队兵临山海关,随即以红夷大炮炮轰九龙口,吴三桂的武器没有李闯王厉害,只好向清朝的多尔衮购买军火。军火交易没做成,多尔衮却带着十余万清兵亲自拜访吴三桂来了。在李闯王和多尔衮的左右夹击下,穷途末路的吴三桂干脆跟多尔衮结拜成兄弟,一起对付李闯王。

    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之后,李闯王元气大伤,从此节节败退,一直败到九宫山,被当地的地主武装要了性命,大顺朝彻底完蛋。而清朝的辫子军呢,一路凯歌从关外唱到关内,唱了三百年后被武昌起义给堵住了嘴巴。至于吴三桂呢,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清朝,遂被当时的人们一致定性为卖国行为,并决定称其为大汉奸吴三桂。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这没什么好议论,只是,却总有人在为失败者开脱。当时的人们就说了,都是因为陈圆圆小姐,这个美丽的尤物,让李闯王丢了大顺朝,吴三桂成了大汉奸。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女人,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也不用打仗死那么多人了。可是,这是陈圆圆的错吗,她希望战争希望死人吗?这只是那几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牺牲别人的生命而已。

    而那位吴三桂先生的降清,比起唐高祖李渊先生,也就是著名的武则天女士的第一任老公李世民的爹,吴三桂的“降”清比起李渊的降突厥要磊落得多。至少,他还和多尔衮约定不许伤害百姓,“誓诸将勿杀无辜,掠财物,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

    只不过李渊当了皇帝而吴三桂最后却没有能力把清朝干掉。如果他最后打赢了并坐了天下,或者打赢了却不是他坐天下,但只要是个汉人坐了天下,他就决对不会做汉奸。而那段“冲冠一怒为红颜”,足够让他成为一段千古佳话和千古一帝。

    陈圆圆呢,陈圆圆更是无辜。一介弱质女流无力地被命运所摆布着,她是这里面唯一真正的可怜人,吴梅村说得好:“妻子岂应关大计”。吴三桂是“汉奸”,但至少他还算个性情中人。

    历史最终是强者的历史,却总不忘让弱女子来背负着这些冤假错案。耶圣人(耶稣)说“我们原本有罪”,孔圣人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秦淮八艳??侠肝义胆李香君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边时时带着一把绢扇,扇面是洁白的素绢,上面绘着一幅色彩浓艳的桃花图,故称之为“桃花扇”。此扇之图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可为何李香君视为至宝呢?原来这扇面上的桃花,并非染料所画,而是以李香君的鲜血写成,上面凝结着她与情郎侯方域缠绵哀艳的爱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红姑娘,这媚香楼建得精巧别致,临水而立,站在楼上凭栏而望,烟水澄碧、画舫织彩的秦淮河尽收眼底。媚香楼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轻时也是秦淮河边的红妓女,年长后用自己的积蓄建了这座媚香楼,收养了几个干女儿,以诗酒歌舞待客,在南京城里颇有些名气。最给媚香楼撑脸面的就是李香君了。这姑娘自小在李大娘身边长大,诗书琴画歌舞,被李大娘调教得样样精通,性情上也学了李大娘的豪爽侠气,着实逗人喜爱。要说李香君的长相,别有她的特点,她身材娇小玲珑,眉眼儿俏丽生辉,小嘴唇微微上翘,显出几分俏皮,整个一个可人儿的模样,因她娇小而香艳,名字里又带个香字,所以客人们都戏称她是“香扇坠”,还真合她的那种韵味呢。

    媚香楼在秦淮河畔属于那种比较高级的妓楼,这种妓楼里的姑娘多是卖艺陪笑不卖身,李香君便是这种典型。因为李大娘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受干妈的影响,李香君小小年纪便颇善于辨识好坏忠奸,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李香君才十六虚岁。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邱人,祖父侯执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亲侯恂做过户部尚书,都是刚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自幼随家乡名士倪元路学习诗书,敏慧多才,长进极快,崇祯十六年,二十二岁的侯方域前来南京参加礼都会试。自恃才学俊秀,年少气盛的侯方域并不把应试当成一回事儿,来到灯红酒绿、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他不免要涉足一番风月场所。这天。经友人杨龙友的介绍,他慕名来到媚香楼,一睹“香扇坠”李香君的风采。一走入李香君的房间,只见室内书画古玩陈设有致,别有一番清新气息,与一般青楼迥异。李香君娇笑盈盈地请客人落了座,立即有诗婢送来清茶果品,此时侯方域又被正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大型横幅吸引住了,这是一幅“寒江晓泛图”,寒雪弥漫的清江之上,一叶孤舟荡于江心,天苍苍,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种悠远淡泊的意境,画上还题有一首诗: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

    不知何处涸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画上没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侯方域问道:“此画是何人大作?”李香君见他对画如此关注,略带羞涩地说:“是小女子涂鸦之作,不足为道。”“是你所作?”侯方域简直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姣小稚嫩的青楼女子,竟然作出这般神韵的诗画,真令人刮目相看。从这幅画开始,两人越谈越投机,彼此直引以为知已。临走前,侯方域索要了诗笔,作诗一首,送给李香君作为初次相见的礼物,诗云: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

    玉山半峰雪,瑶池一枝莲。

    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

    临行娇无语,阿母在旁边。

    一种欣赏倾慕的情怀已在诗中表露出来,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的青楼玉女,接连几次交往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缠绵难分。

    按当时的风尚,如果哪位客人中情于一个妓女,只要出资举办一个隆重的仪式,再给妓院一笔重金,这个妓女就可以专门为这一位客人服务了,这套手续称为“梳拢”。梳拢所需资金,因梳拢对象名位高低而不同,象李香君这样一位名妓,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宴会的级别自然要高,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才不至于失面子。如今侯方域是出来赶考的,身边当然没带太多的银子,有心想梳拢李香君,却又无能为力。

    正在他犯难之时,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给了他大力的资助。当时他一心急着办事,并没仔细考虑杨龙友为何送钱给他,只说日后一定还他。有了资本,梳拢仪式很顺利地办了下来,当夜侯方域将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了李香君作定情之物,肩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挚意,从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楼中。

    一日,侯方域偶然想起杨龙友家中并不富裕,哪里来得那一笔重金资助自己呢?他与李香君说起此事,香君也觉得事出蹊跷,便让侯方域会问个明白。经过一番追问,终于弄清了原由,原来那笔钱并不是杨龙友拿出来的,而是阮大钺通过杨龙友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阮大钺是何等人物?他为什么要送钱给侯方域呢?事出自然有因。阮大钺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土,多年在朝中为官,此人阴险诡诈,与宦官魏忠贤狼狈为奸。搅得朝中乌烟瘴气,明思宗崇祯元年诛杀了宦官魏忠贤,阮大钺作为逆贼同僚被朝廷削籍免官,退到南京闲居。失位的阮大钺并不甘心就此埋没,他在南京广交江湖人士,暗中谋划,准备伺机东山再起。江南义士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察觉了阮大钺的不轨之心,作了“留都防乱揭”对他的阴谋进行了揭露;阮大钺既恼怒又害怕,无奈此时手中无权,拿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闭门谢客,深居简出,只与马士英暗中往来。

    侯方域与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因志同道合而结下了莫逆之交,阮大钺得知侯方域在南京城正缺钱用,马上打通关节,设法让杨龙友把钱送给了侯方域,为防止他拒绝,开始还让杨龙友暂瞒实情。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拉拢侯方域而缓和与陈贞慧等人的关系,使他们不与自己作对,自己则好为所欲为。

    侯方域了解真象后十分气愤,他素来痛恨阮大钺的人品和奸行,曾为陈贞慧等人的口诛笔伐拍手称快,如今不知不觉中竟用了阮大钺的钱,怎不让他恶心难忍呢!他决意立即把钱退还阮大钺,以断绝奸人的不良用心,可一时间到哪里去筹这笔钱呢?李香君很快察觉了他的心事。当然极力支持他的想法,为了帮助他度过难关。李香君变卖了几件心爱的首饰,又从姐妹们那里借了些钱,总算凑够了数,交给侯郎。侯方域被香君的知情明理深深打动了,他紧拥着她娇小的身躯,感激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些钱又经杨龙友之手退给了阮大钺,阮大钺见状,大感脸面丢尽,咬牙切齿地自语道:[老夫有意与他们攀交,这些小子们竟如此气傲,看老夫将来有朝一日,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时局果然很快就发生了变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侦皇帝自缢殉国,福王朱由崧在?帮旧臣拥护下,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皇朝,马士英成了执政大臣,随即启用阮大钺为兵部侍郎,继而又升为兵部尚书。

    大权重握,阮大钺得意之极,马上着手清除异己,陈贞慧、吴应箕等转眼被捕下狱。侯方域得知消息后,知道黑手很快就会伸向自己,只有远走高飞,才可能逃脱此难。

    这是一个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的夜晚,媚香楼中昏暗的烛光映照着两个难舍难分的人儿,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侯方域几次想挪动脚步可都又停下来,怀里紧紧抱着李香君,眼中满是凄切。他叹了一口气,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天下伤心是别离,为何我们不能不分离!”

    李香君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安慰情郎道:“有别离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悦,好男儿志在四方,岂可在媚香楼中消磨了豪情壮志。况且人生离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里,只要你我永结同心,虽然远隔干山万水,照样可以魂来梦往!”

    李香君的一番话给了侯方域一份坚毅、一份力量,他终于挥泪离开了南京城,渡江北上,投奔到正督师扬州的史可法麾下。史可法是侯方域父亲的门生,为人忠贞耿直,在扬州加紧操练兵马,准备抵挡清军的南下。侯方域被安排在史可法身边做文书工作,为抗清报国而效力,使侯方域壮志得酬。他与南京的李香君频频书信往来,倾诉相思,畅谈报负,彼此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自侯郎去后,李香君征得李大娘的同意,洗尽铅华,闭门谢客,天天凝视着那把订情的绢扇。明确表示要一心等侯公子归来,有许多猎奇好艳的达官显贵偏偏不肯死心,纷纷上门打她的主意,无奈此女吃了秤砣铁了心,以坚决的态度予以回绝,客人们只好望楼兴叹。

    可是,不久又出了个难以对付的人,此人就是佥都御史田仰,他督运漕粮由扬州来到南京,为弘光皇朝帮了一个大忙,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红人。马士英与阮大钺为弘光臣子举行盛大的酒筵为田仰接风洗尘。席间,田仰表示久闻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艳名,此行想顺便把她收为侍妾。这一下可让阮大钺逮住了机会,他早就想报复侯方域和李香君了,可惜侯方域闻风远走,害得他无从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给田仰为妾,一方面讨好了田仰,一方面也撕散了他们那对鸳鸯,聊泄心中积愤,岂不是一箭双雕!

    第二天,阮大钺派人携带重金前往媚香楼行聘,李香君毫无商量余地地一口拒绝,她说:“侯公子虽然飘泊在外,但总有回来的一天,以前我就拒绝了很多人的盛情,今天当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礼。”

    谁知这里还在劝来推去,那边迎娶的花轿已经吹吹打打地来到了媚香楼下,这便是阮大钺订下的强娶之计。娶亲的队伍人多势众,李大娘阻拦不住,已直冲进楼里,大有不抬走人决不罢休的劲头。李香君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佯装答应下来。声言先回屋打扮,妆成立即上轿。娶亲的人在楼下客厅中坐等了好一阵子,猛听得楼外“?”地一声闷响,接着传来侍婢的惊呼:“不好了,小姐跳楼了1屋里的人猛吃一惊,连忙跳起来跑到外面查看,只见盛妆华服的李香君横卧在院子里,一动也不动,一股鲜血从头上流出,染红了她的面颊和衣襟。怀里还抱着那把侯方域赠送的白绢扇,上面也溅上了斑斑血迹。

    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吓得不敢再纠缠,一声不吭地抬着花轿溜回去了。

    李大娘与媚香楼的姐妹将李香君抬回屋中,又急忙打发人找医生。住在附近的杨龙友闻讯赶过来,院中已空寂无人,只有那把带血的绢扇孤零零地落在地上。杨龙友拾起绢扇,端视良久,深为李香君的贞烈品性感慨嘘啼,一个奇妙的构思在他脑海中形成。进屋探视过昏迷不醒的李香君后,杨龙友带着绢扇离开媚香楼,回到自己家里,立刻在书房中坐下,取出一枝不曾用过的羊毫笔,就着扇面上的血迹稍作点染,血迹便成了一朵朵鲜艳欲滴的桃花,再以墨色略衬枝叶,一副灼灼动人的桃花图便完成了。杨龙友对扇沉吟良久,又在扇面上题下三个小字??桃花扇,准备等李香君伤愈后还给。

    幸亏媚香楼不高,摔伤后的李香君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治,伤势总算痊愈了,这时田仰已离开南京,娶妾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阴险恶毒的阮大钺并不想就此放过她,弘光皇帝完全是昏庸无能之人,国难当头,不思治军理国,反而日夜沉醉在声色享乐之中。他嫌宫中歌姬所唱的歌内容单调乏味,阮大钺便大献殷勤,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再到秦淮河畔的歌楼妓院里挑选出色的歌妓,送入宫中给弘光帝取乐。等李香君伤愈后,阮大钺立即打着皇上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

    这一招李香君着实无法抵挡,她一个青楼女子,哪里敢违抗圣上呢!宫门一入深似海,何时能再见到日夜思念的侯郎呢?她好想托鱼雁捎封信给远方的情郎,让他回来见上自己一面,可此时战事正紧,交通全部断绝,书信根本无法送去。带着无限的眷念和遗憾,李香君进了皇宫,怀里紧紧抱着那把鲜血写成的桃花扇。

    不久后,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最终被部将劫持献给了清军,随后南京城不攻自破。

    南京城破之时,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市街上已是一片混乱,清兵烧杀抢掠,难民四处逃窜。李香君高一脚、低一脚地向秦淮河畔走去,只见到处火光冲天,夜空映得一片血红。好不容易来到长板桥上,站在桥头,向媚香楼方向望去却发现媚香楼也已隐入一片火海之中。李香君心里一沉,脚下发软,一下子跌坐在桥面上,脑子里一片空白。

    正巧,这时当年为李香君教曲的师傅苏昆生路过长板桥,无意中发现了坐在地上发傻的李香君,连忙将她扶起,才知她已无处可去,便带着她随逃难的人流,奔往苏州。

    其实,这天夜里侯方域也正在南京城里,他是在扬州兵败后脱身返回南京的。到达时正逢清兵肆虐屠城,他心里焦急地挂牵着李香君的安危,火烧火燎地赶到秦淮河边,却看到媚香楼燃成一团烈焰,熟悉的人一个也没见着。他在媚香楼附近徘徊寻找了整整一夜,却没能见到李香君的影子;其实那时李香君就坐在离媚香楼仅有一箭之遥的长板桥上,无奈老天戏弄人,偏偏没让他俩相遇。

    李香君在苏昆生的照顾下来到苏州,由于一路颠波劳苦,精神上又极度悲伤,她已身染重病。苏州情况还比较平静,几经周折,李香君找到了昔日好友卞玉京。卞玉京原本也是秦淮名妓,与李香君交情甚好,两年前她迁居苏州,在虎丘的山塘置下一座清雅的小院。见到好友逃难至此,卞玉京热情收留了李香君在小院住下,并请来名医为她诊治。几经诊察,才知李香君患的是肺痨,这种病在当时是无药根治的,只能滋养调理,勉强延续着生命。

    病中的李香君深深地思念着侯郎,她日夜捧着那把血染的桃花扇,回忆着侯郎的音容笑貌,泪水浸透了衣襟。

    苏昆生是个古道热肠的人,见李香君痛不欲生,他等局势稍微平静一些,就返回南京打听侯方域的消息。经多方探问,证实了侯方域曾在南京寻找过李香君,了无结果之后,失望地回老家商邱去了。

    苏昆生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到苏州告诉了李香君,李香君倦卧病榻,一副憔悴虚弱的可怜模样。见此情景,苏昆生心中痛惜之极,自愿提出要北上商邱,为一对有情人传递消息。

    在苏昆生北上不久,李香君开始咯血,病情一日重于一日,终于气息难继。弥留之际,她挣扎着让卞玉京为自己剪下一绺青丝,小心翼翼地用红绫包好,再把它绑在比生命还珍贵的桃花扇上,然后交给卞玉京,请她转交给侯方域,并留下遗言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侯方域得到苏昆生送来的消息,立刻启程,赶往苏州。可惜,当他来到卞玉京的小院,李香君已于前夜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只给他留下一片挚情,令他心伤欲绝。

    秦淮八艳??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

    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崇祯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威震朝廷,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给帝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忧虑之心,遂遗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

    不久李自成的队伍逼近京师,崇祯帝急召吴三桂镇山海关。田畹对农民起义军整日忧心惶惶,便设盛筵为吴三桂饯行,圆圆率歌队进厅堂表演。吴三桂见圆圆后,神驰心荡,高兴得搂着圆圆陪酒。酒过三巡警报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对吴曰:“寇至,将若何?”吴三桂说:“能以圆圆见赠,吾首先保护君家无恙。”未等田畹回答,吴三桂即带圆圆拜辞。

    吴三桂在其督理御营的父亲劝说下,将圆圆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让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投降了起义军,陈圆圆被李之部下所掠。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圆圆已被李之部将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与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战败后,将吴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杀死,然后弃京出走。吴三桂抱着杀父夺妻之仇,昼夜追杀农民军到山西。此时吴的部将在京城搜寻到陈圆圆,飞骑传送,自引吴三桂带着陈圆圆由秦入蜀,然后独占云南。

    顺治中,吴氏进爵云南王,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圆圆遂独居别院。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吴曾阴谋杀她,圆圆得悉后,遂乞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淮八艳??马湘兰

    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马氏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亭集》里。《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在文学上马氏亦颇具才华,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和《三生传》剧本。马氏多才多艺,还通音律,擅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戏班,能演出“西厢记全本”,随其学技者,备得真传。

    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马氏死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州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秦淮八艳??侠骨芳心顾眉生

    顾眉生即顾媚,是南京上元人,据《板桥杂记》载:“顾媚字眉生,又名眉,号横波,晚号善持君,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须,弓变纤小,腰肢轻亚。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可见她不但有着仕女的娉婷娇姿,更具文才艺技。

    著名文人余怀与顾眉情谊甚笃;后顾与刘芳约为夫妇,不久她背约嫁给了早已降清的“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定山作妾,刘因此而以身殉情。龚得顾媚甚宠爱,号曰“善特”,后以顾为亚妻,受为一品封典。龚时为清廷礼部尚书,在京师四方名士尊如泰斗,凡有客求龚诗书画时,皆由顾媚代笔,顾声名才气愈盛。顾氏曾多镒利用龚的政治地位,对抗清志士慷慨解囊。

    1657年龚携顾媚重游金陵,寓秦淮河畔大油坊巷市隐园。有一天她向正在写诗的龚说,她在文德桥遇到了身著和尚衣服的阎尔梅,龚暗吃一惊,原来净本是沛县举人,清兵南下时他在徐州劝史可法率军北上山东阻击;这几年他到处鼓吹反清复明,为清廷追缉。正在讲着,阎尔梅逃进了市隐园中村堂,此时四周已被清军乌黑在顾媚机智的庇护下,终掩阎脱险。所以大才子袁枚赞之曰:“礼贤爱士,侠内峻?”。


    1664年深秋,顾媚在北京铁狮子胡同的龚府内病逝,吊丧的车辆有数百乘;连远在江南的阎尔梅、柳敬亭、余杯亦在安徽庐州为她开吊设祭。龚还在北京长棒寺为其建了妙光阁,并为之著有《白门柳传奇》流传于世。

    秦淮八艳??长斋绣佛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

    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

    18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卞赛一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卞赛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

    崇祯十四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这里他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赛姐妹,看到卞赛那高贵脱俗而又含有几分忧郁的气质,不由想到江南盛传的两句诗:“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席间吴又对卞赛的文才进行了探试,令吴不由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感情渐深。

    后来吴在长干里寓所得到卞的一书简,知道卞想嫁给他,心里很矛盾。因吴听到一消息,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最近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赛等。吴在权势赫赫的国舅前胆怯了,只在卞赛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二年后,卞赛嫁给了一诸侯,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自己乞身下发,在苏州出家当了女道士,依附于70余岁的名医郑保御,郑筑别宫资之。卞赛长斋绣佛,持课诵戒律甚严,为报郑氏之恩,用3年时间为郑氏刺舌血书《法华经》。

    此时吴梅村当了清朝的官,心情颓伤。顺治七年的一天,卞赛在钱谦家里看到了吴的《琴河感旧》四首诗,方知吴对她的思念。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终于相见,卞赛为吴氏操琴,吴感怀不忆,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诗中道出了卞在这十年中的情景,点出了清军下江南、玉京“弦索冷无声”,一派凄凉状况。卞赛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秦淮八艳??风流女侠寇白门

    秦淮八艳??风流女侠寇白门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

    《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佣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礼,温柔亲切,所以在朱氏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当时的风俗。朱国弼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5千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成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门是一时的需要,数月后他那儇薄寡情便渐暴露,遂将寇氏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

    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尽室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万银子将朱国弼赎释。

    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寇氏归金陵一,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当时文坛祭酒的东林领袖钱谦益作《寇白门》诗追悼曰:“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金陵八艳”之一,她的姿色曾引起一群名公巨卿、豪绅商贾的明争暗斗。但这个流落风尘的女子鄙视权贵,巧与周旋,勇于斗争。而明末四才子之一冒辟疆富于才气、风流倜傥,两人一见钟情。此文再现了金陵一个传奇女子的情趣。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冒辟疆容貌俊美,风度潇洒,人称“美少年”,是复社中一位富于才气、风流倜傥的才子。

    醉心书画

    小宛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得非常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服侍她们比婢女还要用心。

    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小宛初进冒家,仿钟繇帖,学曹娥碑,每天写几千字,既不错字,也不漏字。

    小宛还曾代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从前在苏州的时候,小宛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绘画,能够画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她15岁时画的《彩蝶图》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小宛题词,并有二方图章印记,还有近人评价很高的题诗。小宛的画传世绝少,该图是一幅难得见到的佳作。到如皋后,她保持着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长卷小轴或家中旧藏。后来逃难途中,小宛宁肯丢弃化妆用品,也要把书画藏品捆载起来,随身带走。

    巧于美食

    小宛最令人折服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壶茶煮米饭,再佐以一两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辟疆饭量喜欢吃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小宛深知辟疆的口味,她为辟疆制作的美食鲜洁可口,花样繁多。如酿饴为露,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用口品尝,单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在喝茶方面,小宛和辟疆有共同的嗜好。他们常常是一人一壶,在花前月下默默相对,细细品尝茶的色香性情。

    小宛经常研究食谱,看到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出来。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这个菜名虽然有些唐突美人,但和“东坡肉”倒是相映成趣。另外,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也叫寸金董糖)、卷酥董糖(也叫芝麻酥糖)和如皋水明楼牌董糖都是名扬海内的土特产。

    我们看《影梅庵忆语》中对董小宛厨艺的描写,从那种精致、那种巧妙中仿佛能感觉到旖旎的江南风光,体味到江南文化的诗意对日常生活的渗融。现在还有人把董小宛和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萧美人、王小余列为我国古代十大名厨,恐不为过。

    闻香赏月

    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夏夜纳凉,小宛喜欢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回到室内,她仍要推开窗户,让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间。月亮西去,她又卷起帘栊,倚窗而望,恋恋不舍,还常常反复回环地念诵李贺的诗句“月漉漉,波烟玉”。“我和你一年四季当中,都爱领略这皎洁月色,仙路禅关也就在静中打通。”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辟疆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尽。这清福也包括静坐香阁,细品名香。辟疆最欣赏“横隔沉”,这是一种内质坚致而纹理呈横向的沉香。小宛最珍爱东莞人视为绝品的“女儿香”,他们还蓄有不少“蓬莱香”。辟疆曾从江南觅得一种味如芳兰的“生黄香”,他拿了一两块给广东朋友黎遂球鉴赏,黎遂球叹为观止。小宛还用从内府获得的西洋香方子制作过百枚香丸。他们讲究品香时的情调。寒夜小室,玉帏四垂,点燃两三枝红烛,在几只宣德炉内燃沉香,静参鼻观,就好像进入了蕊珠众香深处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美女,她们各自有不同的美态,但每个时代的审美眼光都不相同。以下是古代十种不同的美女标准,有些到了今天仍然适用。

    一.乌发蝉鬓

    乌发就是头发乌黑油亮,蝉鬓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头发,要薄如蝉翼。乌发一词早在《左传》中便已出现,至於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其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

    二.云髻雾鬟

    这里所指的鬟,都是环形发髻的意思,髻则指束在头顶的发结,所谓云髻雾鬟,便是美女所梳的发髻状如云雾。据传发髻最早的由来,是创自女娲身旁的一名仙女,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赵飞燕,便经常束起发髻。

    三.娥眉青黛

    娥眉是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把眉毛剃掉,再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眉毛化妆,早在西周时已十分流行,在《诗经》和《楚辞》中,便已出现这个形容词。

    四.明眸流盼

    眼睛是灵魂之窗,明眸便是又大又明亮的眼睛,流盼便是怒目而视之意,一对美丽而又充满恨意的眼睛,自古以来都视为美女的标准。

    五.朱唇皓齿

    顾名思义,朱唇便是红唇,皓齿便是雪白的牙齿,红唇能够显得牙齿洁白,雪白的牙齿又能衬托朱唇,两者缺一不可.

    六.玉指素臂

    古人对女性的纤纤玉指非常重视,美女的手指必须纤细而柔软;素臂便是指白皙的手臂,手臂不但要白,还要圆润及充满弹性,这便是玉指素臂。

    七.细腰雪肤

    虽然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是身材丰满的美女,但国人还是偏好纤瘦型美女,细腰便是腰肢幼细;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相传赵飞燕便是细腰雪肤的表表者。

    八.莲步小袜

    莲步是指美女的脚步,更指缠过的小脚。小袜则指缠足女性所穿的袜子;小脚步伐如莲,再穿上小袜,便成为美女的一种美态。

    九.红妆粉饰

    红妆指女子盛妆,就如今天在腮上涂上胭脂。胭脂据说由匈奴人发明,其後才传入中土;另外粉饰便是在脸上涂末白粉,这种化妆品在商末周初,已开始为宫中美女使用。

    十.肢体透香

    女性肌肤中带有芬芳的香气,亦被视为美女,这种香气并非来自某种香水,而是天然的体香;除了清代著名的香妃外,据说西施亦是浑身散发香气的美女。

    编后:每个时代对美女的定义,都是随着时间而变更,以上所述的标准,大都已不适用,其实美女并没有一定标准,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端视个人的喜好和感觉。

    貂蝉??闭月

    貂蝉的父亲是一个天文工作者。在东汉末期的党锢之祸中被杀害,貂蝉也颠帔流离,被卖到王允家作丫环。王允是个老色色,貂蝉很讨厌他,可是,作为丫环,又不能对他怎么样

    貂蝉从小跟父亲学天文,精通历算,她是中国最早推算出日食和月食规律的人。可是,还没有来得及申报成果,便家破人亡。自从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学派在政治上得势之后,天人感应的学说盛行,各种图谶和迷信活动猖獗一时,连在政治还算清明的西汉前期,就已经如此(可参看史记,武帝本纪。)到了东汉末期,就更别提了。貂蝉算到当月十五,有一次月食。于是……

    这天,当王允再次嘻皮笑脸地凑上来时,貂蝉叹了一口气:“王大人,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大人对我的爱,有如滔滔江水,灌进我的心里,我怎么会不动心?奈何妾乃罪人之后,唯恐有辱大人家声。不如容妾在十五月圆之夜,焚香一柱,对天默祷。若天无异状,妾身愿为大人执帚。否则,天命难违……”(以上均是原话)王允一口答应。

    在十五的晚上,貂蝉对月而祷。王允坐在廊下,与一班大名士如山涛,刘表,大谈空无灵虚,叹天命之悠悠。这是,月食发生了,众人目瞪口呆。王允强作欢颜,叹到:“美乎貂蝉,感天动地。”于是貂蝉解放了。后来,她自由恋爱,嫁给了吕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人们称貂蝉“闭月”!

    杨玉环??羞花

    杨玉环从小缺碘,落下了一个毛病,狐臭。虽然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可是总觉得好不爽。自从梅娘娘来了之后,阿基的心便有一点点花了。玉环很着急,听说华清池的水是矿泉水,含有各种矿物质,包治百病。于是玉环便向阿基撒娇,要了华清池,有空便洗。可是,浴室里供氧老是不足,她又治病心切,常常一泡便是几个时辰,常常晕倒在池里。于是,无聊的文人们便写:“伺儿扶起娇无力。”

    一个疗程结束了,玉环的狐臭好了许多。一天,牡丹开放,美不胜收。玉环备了一点小菜,要阿基同酌,阿基满口答应。可是,当阿基在路上的时候,梅娘娘派人来说,她病了是重感冒,要阿基去看看。阿基左右想了一下,对高力士说,告诉玉环,朕一会再去赏花。可是,高力士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加上陕西人口音重了一点(毕竟那时还没有普通话),传成“朕要你一个人看花”玉环伤心极了。面对这满园春色,玉环愁上心来。她一气干了十八碗茅台,大醉而卧。大家知道,玉环的狐臭毕竟没有根治,心情不好,又喝多了一点,又犯了。把众人熏得不亦乐乎,花也是有感觉的耶(生物系的同学知道),何况是花王牡丹!于是,满园牡丹都合上了。阿基在梅娘娘哪里坐了一会,便匆匆赶来。走得急了一点,也感冒了,鼻子闻不到。后来,人们叫她“羞花”。

    昭君??落雁

    王昭君出塞的时候,三北防护林还没有修好,风沙弥漫,天地一片苍茫。一个在上海街头讨了三年饭的乞丐,回到老家也会感叹老家的落后,何况在宫中呆了多年的王昭君?离家越远,她心情便越难受,开始还勉勉强强地梳妆一把,后来便懒起画峨眉了。

    再说第一次出塞,大家都没有经验,水带少了,开始几天又用多了一点,后来连洗脸都发生了困难,只好也作罢。王昭君想一想,自己反正要到番帮去,也无所谓了,人家陪着自己吃苦,自己去做王后,人家还不是白辛苦?也不怪罪跟班的。于是大伙一天天地挨着,秋天到了。“唯有河边雁,春来向南飞。”这时这首诗还没有写出来,不过大雁可知道。于是,每年秋天,他们便南飞。这一路也的确苦,那时也没有什么环境保护,几千里连一根草也没有(文人说这叫不毛之地),只好睡在沙堆里,早上起来刷牙,格格孜孜都磨牙。它们想,就是有一堆枯草睡睡也好啊!

    这天黄昏,王昭君停了下来。三个月没有洗头了,飘揉啦,海废丝啦倒是带了一马车(那叫辇),没有水也是白搭。好在她是个豁达的姑娘,也不说什么,到底是苦出生嘛。解开辫子抖一抖吧,于是解开,摊了一地。那时,仆人们都是戴头巾的(黔首),于是从天上看,万把个黑点中,飘扬着一丛枯黄的头发,象是在黑石头滩上仅存的一把黄草。不巧的是,大雁群正好从天上飞过,见到这一景象,发了疯似地冲下来,想落到草丛中过一宿。

    更巧的是,呼邪韩单于为了显示他对汉朝公主的重视,提前来迎亲了。他用望远镜看到了王昭君,头发又枯又黄,脸上黑忽忽的,大失所望。忽然他看到那么多的大雁冲向王昭君,猎人的本性大发,与左右拔箭便射,救了王昭君。昭君虽然好累,好害怕,但还是尽力给了单于一个微笑,单于被这一微笑惊呆了……后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人们叫昭君“落雁”。

    西施??沉鱼

    浙江是个体经济发达的地方,自古如此。西施的爸爸是开小印染厂的。那时不知道什么863计划,用的都是手工生产,还大量使用氰化物和水银(那叫汞),把西湖搞得一塌糊涂。周围的老百姓到省政府那里去抗议,省长说,勾大王要大家发展经济,西氏印染联合株式会社是我省的利税大户,要是它不开工,大王的计划完不成,我个人的进退是小事,我怕咱们的经济搞不上去,下次发大水的时候,发达地区的洪水还要往咱们这里排。虽然中央夸我们省顾全大局,可是吃亏的还是大家不是?!于是骂归骂,西氏印染厂的污水照排不误。

    西施其实也是个苦孩子。妈妈死得早,爸爸又找了一个。好容易初中毕业了,爸爸说,女孩子上学有什么用?不给她上了,要她上厂里做工。西施年纪小,不能干重活,于是她拿着篮子去溪边洗(那叫浣纱)。溪边臭气熏天,鱼儿都死了,干活的人都没有好气。看到西施来了,都指桑骂槐地嘴里不干不净起来。可怜的西施只能忍着,水里的水银含量太高了,鱼儿的肉里也有大量的水银(其化石中的水银含量也大大超标),死鱼都沉了底。大伙连死鱼都吃不上,便编故事说西施是灾星,她到过的地方必定要倒霉。勾践知道了,便动起了坏注意,要西施嫁到吴国去。西施死活不肯,于是勾践找她爸爸,对他说,如果西施能够嫁到吴国去,他便是海外侨胞,还可以到临淄(相当于今天的香港)定居。西爸爸动了心,内外夹攻,西施含着泪,到吴国去了。

    在到吴国的路上,她对范蠡哭诉了她的遭遇,范蠡很同情她,同时也爱上了她。他对她说,我等你。

    后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人们叫西施“沉鱼”。

    中国古代十大“红颜祸水”:

    夏代:妹喜

    传说夏朝最后一代天子的妃子。嫁给桀之后,纵情声色,恣意享受。酒池肉林,裸身嬉戏。桀还制造了一个“倾台”,供他们俩玩乐。据说妹喜爱听“裂帛”之声,桀马上命令各地每天进贡丝绸一百匹,让人轮流撕开来给妹喜听。如此浪费民脂民膏,这在全国人口还没有北京市海淀区人那么多的夏朝简直是不可饶恕的。据说当时很多老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他们指着太阳骂道:“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由于桀专宠妹喜、不理朝政,很快他的夏朝就被“方圆百里”的小部落商给灭掉了。

    商代:妲己

    著名的商纣王的妃子。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但传说多为不可信,尤其《封神演义》,更将其化为“九尾灵狐”,扯得神乎其神。据估计妲己应该和妹喜差不多,都是超级美女,进宫之后纵情声色,导致国王们不理朝政且严重肾虚,同时国家的各种矛盾在当时恰巧又非常尖锐,最后导致国家灭亡。纣王据说本来还是很有本事的。据说他力大无穷,刚刚当王的时候很有进取心,东征西讨,打仗很厉害。可惜,一旦误入歧途,身败名裂,国破家亡。

    周朝:褒姒

    也就是“烽火戏诸侯”中的那个从来不笑的美女。《东周列国志》把她的身世说得很神奇,但是实际上估计也就是“褒”部落的一个美少女,出于政治原因被献给了周幽王。个人认为这个褒姒应该比妹喜妲己要强,历史上没有很强调她的“纵情声色”,而所谓“烽火戏诸侯”则完全因为周幽王这个老色鬼自己发贱,看人家不笑就非要逗人家笑,最后不惜动用国家机器开超级大玩笑来逗人家乐。虽然证据不足,但我还是觉得这一定不是什么褒姒要灭亡周朝的“阴谋”,她不笑估计是性格本来如此和而又身处危险的境地所导致,而周朝的灭亡和这之前不久周厉王造成国家动荡元气尚未恢复加上幽王身边汉奸作乱所至。谁之过?臭男人之过。所以,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不要总向MM发贱,不然你会死得很难看。

    春秋:西施

    从某个角度说,西施是“英雄”,属于“地下党”那伙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从吴国的立场来看,西施就是处心积虑的“红颜祸水”了。夫差的灭亡和她还是有一些关系的,当然夫差在战略决策上在战争指挥上犯下了更加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是夫差没有最后灭亡越国,西施的枕头风就有巨大作用了。还有,吴国人在当时在人种上更接近“华夏”人。越国在人种上属于马来人越族??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越南国史》(越南人自己写的)就奉勾践为自己国家的祖宗。所以呢,这个西施也是有“干涉中国内政”的嫌疑的……

    西汉:吕雉

    就是刘邦的老婆,吕后。吕后其实并没有像前四位一样直接或者间接导致国家灭亡,但她在世的时候压制刘家,扶植吕家,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古人最重视“家族统治”而非常反感媳妇家“篡位”,所以吕后当然要算非常有代表性的“红颜祸水”。另外,吕后手段也太过歹毒,从她对待刘邦的小妾??戚夫人上可以看出来。据说吕后等刘邦一死就把戚夫人手脚全剁掉,挖出眼睛,刺聋双耳,割掉舌头,扔到厕所里做“人彘”。真是残忍,让人难以接受。

    三国:貂蝉

    性质同西施差不多。虽然董卓是借她的力除掉的,但是她当然也是一个处心积虑破坏人家家庭和睦、政局稳定的一股祸水。当然,如果《三国演义》里面凤仪亭那段历史真的存在的话,貂蝉主要还是被人利用:这祸仍然要算男人惹的。

    晋朝:贾南风

    这贾南风应该是所有列举出来的“红颜祸水”中长得最丑的一个了。史载,贾后个子很矬,脸色青黑,眉后有一疵,其丑无比。可是她阴辣险毒,无所不用其极。这里插一句嘴,说说她的丈夫??晋惠帝司马炽。这人是个著名的白痴。有一次他看到青蛙叫,就问:这些青蛙给公家叫,还是给私家叫?(估计他要发工资)还有一次,人家报告:某某地发生饥荒,饿死了很多人。他问:为什么?答:没粮食。白痴说道:真弱智啊,没粮食,他们不会去吃肉么?那就饿不死了。这样一位白痴,当然斗不过贾后了。贾后把他治的对她服服帖帖,白痴皇帝对她又害怕又喜欢(鬼知道他为什么会喜欢这么个恐龙),以致很少去“临幸”别的女人。

    贾后虽然很丑,但是奇妒无比。有一次她听说某妃子怀孕了,居然挺着长戟当飞镖把人家捅死了!同时,这个贾后也内行不修,宠爱“美男子”,搞得短暂的晋朝乌烟瘴气。这还不算,她对政敌也是心狠手辣,频繁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拉了这个灭了那个,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可见这个贾后是多么可恶。

    但是,细一想,贾后能干出这些事情来,和男人们的“发贱”有直接关系。首先,是杨骏“发贱”把她弄上来的,以为这个女人好控制,结果不但没有控制人家,反而让人家把自己的命“控制”了。其次,她的丈夫也太过白痴,如此白痴的一个男人,怎能管好家务,更别说国家了!再者,贾后身边也围绕着很多“贱货”,为之出谋划策,甚至出兵出力助纣为虐,这不是发贱么?

    唐代:杨玉环

    杨玉环大家最熟悉了,就是杨贵妃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帝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玉环的美丽,估计是谁都不能抗拒得。而由于她的美丽,“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不但如此,“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样,唐玄宗怎么能治理好国家?最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而衰,和杨玉环的受宠不无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杨贵妃当然是“红颜祸水”了。

    虽然一般都认为唐玄宗是被杨贵妃“害了”,但我看这个罪过还是唐玄宗本人要大得多。安史之乱首先应该归罪的就是天宝时候唐玄宗的宠幸小人,不理朝政,同时好大喜功,疏忽边防,完全没有了开元时候的进取心。杨贵妃是美女,唐玄宗要宠幸她,但是假如换了一个美女,唐玄宗还会不会干出那种宠爱美女不理政事的情况呢?我看当然会!古代的皇帝,无论是“明君”抑或“昏君”,九成以上都是好色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康熙乾隆哪个不是娶了一堆老婆生了一堆儿子?只不过他们那时候各种矛盾还不尖锐,没有因为宠爱女色而直接亡国罢了。这么说来,像杨玉环、妹喜、妲己的事情就好解释了:这个错误80%以上要归罪于那些好色的男人!没有那些人的好色,这些“祸水”不会被推到这么高的位置;没有那些人的好色,这些“祸水”也不会成为国家破败的导火索!所以,危害最恶劣的,是男人的好色!

    明朝:客氏

    这个人大家不太熟悉,我多说一些,详细介绍一下。客氏是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她的搭档就是臭名昭著的??魏忠贤!

    客氏是河北农妇,18岁就被选进宫给小皇子做奶娘。这个客氏一定深谙儿童心理学,朱由校小时候被这个客氏哄得离不开,一离开就大哭大闹不止,不吃不喝。后来客氏凭借着小皇子??小皇帝对自己的感情,一步步掌握了後宫。同时,宫里新崛起了一个太监??魏忠贤。他和客氏一样,会笼络校皇子得心,也能使用手腕,想尽各种方法让小朱玩,最后根本离不开他了。

    客氏同魏忠贤一拍即合,居然搞起了“对食”(也就是太监和宫女的夫妻关系,但是这时候客氏已经有一个“太监丈夫”了,所以客魏对食恐有“破鞋”之嫌)。俩人密切配合,一内一外,牢牢控制小皇帝,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

    明朝最后灭亡在李自成??满清手底下,和这俩人在天启朝的穷折腾由直接的关系(和明神宗明光宗有间接的关系),在这段日子里,客氏为害宫内,迫害死了很多妃子宫女太监,几乎导致所有怀孕的妃子流产,包括张皇后!而由于她的支持,魏忠贤为害朝廷,陷害忠良,糟踏国家,鱼肉百姓,具体不多说了,魏忠贤干的坏事情很多书都可以看到。可以说,没有客氏魏氏,就没有明朝的灭亡,没有客氏魏氏,就没有清朝的今天。

    但是,仔细分析,客氏的为害作乱,和几个男人的恣意妄为也有直接的关系。首先就氏魏忠贤??当然他不算完整的男人。而明熹宗朱由校的放任,就难逃干系了。朱由校小的时候离不开奶妈和“魏爷爷”那倒有情可缘,可他后来长大了,没长成白痴,可却尽干十岁以下儿童干的事情。他不理朝政,一心爱玩,并且求新求刺激。他的木工活远近闻名的,可这还不算,他玩的时候还要玩危险的,比如有一次在北海划船,据说他不会游泳,可是不知道怎么搞得居然连划船的太监加上他三个人都掉到水里去了(肯定是小皇帝自己捣乱),最后侍卫仅仅救上来一个人??那就是小皇帝,其余俩太监居然淹死了!多危险啊。还有一次,皇帝居然近距离玩大炮,结果他也没弄好,大炮爆炸,他旁边的太监一只手都被炸飞了,这小皇帝居然没事,而小朱也放得开,哈哈一笑,这事就忘掉了。

    你们想想,这样混蛋的皇帝,能治理好国家么?这种心理素质和这种人生追求,换了客氏,恐怕明朝还要完蛋。这客氏的“红颜祸事”,呵呵,也应该算是男人自己招的。

    清朝:慈禧

    这个慈禧西太后我个人认为是所有“红颜祸水”中最为可恶,为害最为主动也最为严重的一个了。由于这个女人的自私和无知,中国起码落后了西方50年。具体问题以后有时间再分析。

    但是西太后的为害家国,也离不开向她“发贱”的男人的影子。

    那拉氏怎么得宠的?这个那拉氏本来仅仅是个宫女,要不是她在花园子里唱起南方小调勾引咸丰皇帝,更重要的,要不是咸丰皇帝色心陡起,对这个“南方美女”倾心有加,中国的历史也许会被改写。要知道,清朝的皇帝混蛋者甚少,远非明朝可比,如咸丰,他还是一心要治理好国家,并且有一定的能力的,身边也有大臣辅弼。但是由于他迷上了那个“兰儿”,并且不顾自己身体羸弱,“尽情享乐”,结果才当了十年皇帝,就肾虚而死精尽而亡,留给慈禧一个“垂帘听政”的机会??那拉氏的上台,离不开咸丰的好色。

    纳拉氏怎么掌权的?当然是灭掉了肃顺等八大臣之后。但是慈禧可不是穆桂英,她灭掉那八个人还是依靠她的小叔子??奕忻的助纣为虐。没有奕忻这种人发贱一样的鼎力支持,怎能有“西太后”的作威作福?

    那拉氏怎么破坏“百日维新”的?那也离不开荣禄和袁世凯两个“发贱”者。这就不多说了。西太后之所以能从1860到1908为害中国近五十年,还和同治皇帝的不争气、光绪皇帝的懦弱以及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一帮人的力保有直接关系。这些人才能高则高矣,但是他们愚蠢地不分好歹一心支持“朝廷”??这是谁之朝廷?他们心里当然知道,这是那拉氏那个女人一个人的朝廷!可是他们就是这么贱,他们可以杀掉千万个“长毛”、“捻匪”,可以平息“河湟马家军”和“哲的沙尔汗国”,甚至敢于在洋人面前拍案而起,可是却一心一意为这个大祸水卖命效力,怎一个贱字了得?!

    小结:

    “红颜祸水”为害则劣矣,但是历史舞台上一帮男性为之倾倒,为之撑腰,为之作伥,才是为害最烈的!另:从心理上讲,很多女性在古代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或被人当作工具,或被人当作玩物,导致她们的心理发展极其不正常。尤其那些最后通过各种手腕登上高位的女人,其心理的扭曲也是非常严重,直接影响了她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做出事情来也狠辣异常,恶劣卓绝。这种心态,也是当时的社会思想风气道德理念多方塑造出来的,而这个社会本是由什么性别主宰的呢?答案很明白。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对不同性别的看法仍然没有走上正路,如果说古代“压制”得非常厉害的话,我看现在正相反,所谓“天生丽质,不知恐龙何物。妙语如啭,引来众狼垂涎。言辞单纯,却常受舆词如潮;任性撒娇,而甘投罗网者无数。张口情感,闭口感情,……”

    秦淮八艳??风骨?峻柳如是

    柳如是是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

    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是支持钱谦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氏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这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1666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是年其女年17岁,已嫁给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一下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移动端|小黑屋|地精研究院

GMT+8, 2024-12-4 16:40 , Processed in 0.1526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